實現“碳社會”目標是一項極具挑戰的系統工程,已不只局限于能源行業,這場與經濟社會變革密切相關的戰略,并顯現在各行各業中,涵蓋能源、經濟、社會、氣候、環境等眾多領域,涉及政府、企業、公眾等多個層面、多領域的共同努力。
金秋時節,來自建筑節能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企業家共聚太湖,共論雙碳未來。
10月11日,由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人居環境質量專委會(籌)、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人居環境質量分會(籌)、北京德橋老驥低碳能源科技中心主辦,浙江柿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低碳村鎮專委會、中國科學院工程物理研究院、天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商業大學支持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交流研討會暨《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效能評價》第二次工作會在浙江長興國家大學科技園召開。
中國熱工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張恩仲,原河北住建廳長鄧澤洪,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專家、昌平區住建委原副主任包立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北京建筑節能環境工程協會副會長金繼宗,北京德橋老驥低碳能源科技中心主任韓培學、暖通設計師陶明來,長興縣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徐杰,長興縣市場監管局質量標準管理科科長費健斌,長興縣科技局高新科副科長黃建龍,浙江柿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玉敏,天津大學副教授尹寶泉,北京工業大學王宇波博士,協鑫集團設計研究總院院長陳德榮等領導嘉賓及中國能源報、太陽能協會能源時代等媒體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同仁出席了會議。
雙碳目標 大有可為
會議開始,原河北省住建廳廳長鄧澤洪在致辭時表示,隨著“3060”雙碳目標的不斷推進,碳中和已經成為大風口,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相互作用,進而帶動低碳體系的建設與發展??v觀目前形勢,綠色低碳新賽道已經開通,且大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企業應抓住風口,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將建筑節能與多種可再生能源應用緊密結合,助推我國“雙碳”目標實現!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專家、昌平區住建委原副主任包立秋主任則認為,低碳建筑尤其是零碳建筑在農村地區更有可行性。他表示,低碳建筑的前提是建筑本身的節能,只有將建筑本體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及新技術結合起來,才能做到真正的低碳建筑。
北京建筑節能環境工程協會副會長金繼宗會長代表三家協會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同時,他表示,低碳建筑的建設離不開空氣源和太陽能的應用。他還透露,在雙碳達峰的大背景下,低碳建筑主要仍是既有建筑的改造。北京市相關部門正根據通過對農村清潔取暖的數據制定出相應的改造方案。
深耕能源 百花齊放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表示,建筑的發展趨勢就是低碳化。具體到措施方面,應該從優化建筑圍護結構,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智能化建筑施工與運行,營造綠色健康人居環境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五個方面著手。碳排放方面,也將逐漸從超低建筑向近零建筑、零能耗、產能建筑過渡。
北京德橋老驥低碳能源科技中心主任韓培學在會議現場闡述了其科技中心的發展初心和宗旨,他表示,德橋是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其宗旨在于整合資源,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他介紹到科技中心與會員有“太陽能光伏光熱PV/T熱泵一體化系統”等多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成果,通過平臺推出、做大做強。
作為資深的燃燒器專家,張恩仲教授認為當前低碳發展要求下,燃燒器技術應該秉承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原則,具體技術途徑為:新能源(清潔能源),低氮燃燒器,強化爐內換熱,減排,清潔六項燃燒技術,余熱、余壓回收再利用等。
柿子新能源總經理唐玉敏認為,充分利用太陽能、熱泵是當前大環境下實現降碳的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將光熱、光伏、熱泵三者相結合,對于助力雙碳具有更加顯著的作用。他表示,當前全球正面臨一場轟轟烈烈的能源革命,柿子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成為新能源行業中的“中國華為”。
北京瓦得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欣榮、北京北方京航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林寶成也就當前的行業發展形勢和面臨的機遇做了發言。
攜手共進 劍指低碳
會議期間,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碳建筑研究中心和北京德橋老驥低碳能源科技中心舉行了“強強聯合”的簽約儀式。
工程應用 技術為王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還實地參觀考察了柿子新能源酒店熱水工程及中德產業園冷暖項目工程。根據柿子負責人介紹,柿子新能源自主研發的“太陽能異聚態熱利用系統”不僅填補了傳統太陽能和熱泵產品無法實現陰、雨天、夜晚以及嚴冬熱水和取暖連續使用的問題,更實現了太陽能、風能、雨水能多種自然能量綜合吸收與利用,解決了國家環保節能的難題,為治理霧霾帶去佳音。
柿子太陽能異聚態工程熱水系統運行費用比電熱水器節省80%,比空氣源省50%;冷暖系統制熱能效比達6.61,制冷能效比>3.5,節能率也可達80%,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運行費用,讓大家用的起、用的放心。
效能評價 標準賦能
10月12日下午,《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效能評價》第二次工作會順利召開。主編及參編單位對標準內容展開細致的討論,增強標準在評價及落地環節的科學性、有效性、可行性、兼容性,推進標準對產品應用評價及推廣的影響力。
此次活動圓滿落幕,標志著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將踏上新的征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將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
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暖通開啟新階段、抓住新機遇、創新新技術的重要之年。柿子新能源力爭在“碳中和”、“碳達峰”的戰略目標之下堅持以核心科技引領行業綠色發展,為國家實現“30·60”做出積極貢獻。
*以上內容部分來自“能源時代”公眾號——【圖文】“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交流研討會暨《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效能評價》第二次工作會圓滿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