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城鎮供熱協會聯合撰寫的《清潔供暖路徑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于1月8日發布?!秷蟾妗氛J為,在推進清潔供暖改造中,擴大集中供熱規模,推進煤改電、煤改氣、潔凈型煤的使用,利用地熱資源等多種供暖方式是北方地區清潔供暖的主要選擇。隨著近幾年多地探索和實踐,未來對清潔供暖的認識將從盲目、被動向理性、科學、主動轉變。
一直以來,對于如何認識和正確把握“清潔供暖”,不少地方的理解曾一度較為模糊,思路上有諸多分歧,部分地方將其等同于煤改氣、煤改電,整體推進效果較差。隨著最近兩年國家政策層面引導不斷深入、細化,在清潔供暖工作實踐經驗不斷累積的基礎上,各級政府和行業人士逐步達成共識:清潔供暖必須從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各地應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經濟實力、基礎設施等條件及環境容量要求,結合地區特點和經濟能力,做到“資源能適用、方式有擇選、設備能支撐、政府講誠信、政策能兌現、市場能運營、財政有保證、居民可承受”。
清潔供暖工作絕不能簡單的“一刀切”去煤化,而是對煤炭、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能源形式合理配置、多源互補、統一規劃,對整個供暖系統進行全面的節能減排、裝備升級、能效提升,為清潔供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商業環境,確保清潔供暖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2018年12月27日表示,2018年清潔取暖工作全面啟動、勢頭良好。預計今年,北方地區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5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約達46%。
清潔供暖是大勢所趨,經過近年來的改造,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集中供暖為主,多種供暖方式為補充的格局。未來,清潔供暖應當逐漸走出補貼依賴,向著企業能盈利、居民可承受、易用易維護的方向尋求可持續發展。
太陽能等新能源作為清潔供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煤改電”運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柿子新能源自主研發的“太陽能異聚態熱利用系統”在有太陽的時候可充分吸收太陽能,在無太陽的情況下,系統通過吸收環境中的其他自然能源,如風能、雨能等實現高效、清潔供暖。
無論是在白天、夜晚、陰雨、風雪等極端天氣條件下,機組365天24小時全天候正常運行,其可在-30℃至50℃的環境中正常運行,保證用戶18℃-22℃室內恒溫供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