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特點,長期以來,北方地區冬季取暖以燃煤為主,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更以散燒煤取暖為主。然而,散燒煤取暖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霧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各種清潔取暖方式全面替代散燒煤,對于緩解我國北方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單一的資源利用存在一定的限制,未來清潔供暖的方向將是多種供暖方式共存。清潔能源利用、藍天保衛戰以及節能減排是今后發展的趨勢。
國家多個部門發布能源相關政策,大舉措推進清潔能源供暖的進程。
2016年12月,中央領導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指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
2017年5月,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啟了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濟南、鄭州、開封、鶴壁、新鄉等12個城市入圍首批試點。
2017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十部委共同發布《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明確了清潔取暖的路線圖:2019年,北方地區的清潔取暖率提升至50%,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到2021年提升至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重點城市,重點城市城區清潔取暖率達到90%以上,縣城達80%以上,農村地區達到40%以上。同時,《規劃》要求因地制宜地在不同地區推廣清潔供暖,并對各種清潔供暖方式未來的發展做出規劃。
2018年7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城市試點的通知》,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張家口、德州等23個城市成為第二批試點。
2018年1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實抓好清潔取暖方案落實,穩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積極擴大可再生能源供暖規模、扎實推進清潔燃煤集中供暖、守住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底線等。
同時,強調“煤改氣”“煤改電”要“以供定改”,在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要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則因地制宜,就近利用清潔能源資源,發展形式多樣、靈活適用的農村清潔供暖模式。將太陽能供暖與其它清潔供暖方式科學搭配,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供暖。
從煤改電運動開始,政府積極探索、積極實踐,相關政策和規定逐步細化,為推進清潔能源供暖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